MATLAB EXPO 中国

参展商

易特驰是全球领先的软件定义汽车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易特驰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罗伯特·博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ETAS全面产品组合包括集成校准与应用解决方案、嵌入式与计算中间件解决方案、以及安全、信息与诊断解决方案。我们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使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开发、运营和保护差异化的汽车软件,赋能客户掌握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复杂性,从而实现未来完全可编程车辆的愿景。

易特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于2005年5月在上海成立,并在北京、武汉、长春、重庆,深圳和广州设有办事处。至2024年底,公司员工数超过200人,是易特驰集团在全球重要的分支机构。

北京九州华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电控系统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 2011 年,地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北京亦庄,公司于 2022 年通过了北京市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认定,被评为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关村瞪羚企业,2018 年通过了 IATF16949 国际汽车质量体系认证。公司致力于为汽车机械、国防航空、教育等行业的用户提供更专业的驱动与安全电控一站式解决方案。

公司立足于自主研发,拥有15年以上经验的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占比超 70%,一直专业专注于机电一体化电子控制领域,在图形化编程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基于模型的嵌入式开发测试工具链、新能源汽车三电控制、自动变速箱控制、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底盘线控、域控制器等领域拥有多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完整的控制器DV试验能力和15万台/年的控制器生产能力。创始团队源自清华大学,曾参与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与清华大学、江苏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MathWorks、NXP™、RTI、NI等国内外领先公司深入合作。已累计服务500多家行业客户,包括400多家OEM和Tier1,10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以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58,060名员工(截至2024年9月底),在2024财年(截至9月30日)的营收约为150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IFX),在美国的OTCQX国际场外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IFNNY)。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年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3,0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应用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Kvaser公司位于瑞典哥德堡市,拥有30多年的控制领域(CAN)研发经验,60多款CAN产品, 公司积累了丰富的CAN知识和相关技术。本着瑞典研发和生产,强强联手的原则,我们与一流技术团队研发和知名企业战略合作,努力让Kvaser的名字变成CAN的代名词。 从公司创立至今,研发好用又尖端的CAN产品是Kvaser人的使命,用户至上始终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希望Kvaser的名字和创新,性价比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不论您在哪个行业,我们遍布全球的技术合作者都可以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劳特巴赫公司成立于1979年,是全球最主要的微处理器开发工具厂商之一,拥有制造世界级的调试器和实时跟踪器的丰富经验。40多年以来,劳特巴赫一直致力于为嵌入式系统开发提供更强大的工具。产品模块化设计、可升级和处理器支持广泛是劳特巴赫TRACE32® 的重要特点。

PEAK自1999年成立以来,便以其卓越的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汽车、工业通信技术领域独树一帜,为全球客户提供了领先的CAN、LIN等汽车和工业通信解决方案。

虹科,作为PEAK-System在国内的独家代理商和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凭借十数载深耕市场的经验与专业技术服务,在PEAK产品的市场拓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始终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优质的PEAK产品及专业的本土化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与信赖。

Speedgoat为汽车领域的客户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以快速跟踪他们的研发活动,特别是在电气化、自动化和连接方面的创新。

Speedgoat的快速控制原型和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运行和测试复杂的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和视觉原型——使我们的客户能够保持在汽车行业技术进步的前沿。

东芝中国的数字解决方案部,依托于基于模型的设计手段(MBD),提供可以扩大仿真适用范围,支持不同仿真工具间、不同企业间展开不交换模型的协同仿真支持产品“分布式联合仿真平台VenetDCP”。

当跨地域或跨企业间的仿真任务需要双方交换敏感参数时,VenetDCP支持用户在不将自己的模型和参数交给对方的前提下,只通过网络连接模型的输入输出信号。通过熟练运用分布式的联合仿真技术,在保护多方模型知识产权的前提下,不仅可以提升产品开发的QCD,还使得超越企业间隔阂的数字化协同开发得以实现。